投融知识

EOD投融资模式解析:七大融资模式及收益来源

EOD(Ecology-Oriented Development,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投融资方式,解决了“钱从哪里来,如何来”的问题。本文基于已落地的EOD项目,总结当前常用的七大投融资模式及其主要收益来源,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EOD投融资模式的七大路径

根据不同项目特征和社会资本谈判结果,EOD项目通常采用以下七种投融资模式加速落地:

1. 政府债券模式

政府债券模式通过发行专项债券为项目筹集资金,项目收益用作还款来源。这种模式具有信用评级高、融资成本低的优势,适用于生态治理与公共服务类项目。

  • 特点
    • 前期融资效率高。
    • 资金来源稳定,政府信用背书。
  • 应用案例:多个EOD试点项目已采用专项债券作为主要融资手段。

2. 政府投资基金模式

政府投资基金由各级政府通过预算安排设立,采用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投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如生态治理、环保产业等。

  • 特点
    • 投资于盈利性高、回报期短的项目。
    • 基金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支持创新型环保项目。
  • 应用案例:环保产业作为创新产业之一,正逐步受到政府投资基金的重点支持。

3.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PPP模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方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 收益构成
    1. 政府付费:针对生态治理部分,政府购买服务或支付运营费用。
    2. 使用者付费:产业运营收益及经营性资产盘活。
    3. 政府提供的额外收益:如土地指标增值、专项补贴等。
  • 优势
    • 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 合理分配风险,提升项目市场化运作效率。
  • 应用案例:蓟运河(蓟州段)EOD项目通过PPP模式推动生态修复与产业开发。

4. 组建投资运营公司(ABO)模式

ABO模式(授权—建设—运营)授权属地国有企业作为项目业主,由其整合资源负责投融资、建设和运营。政府制定绩效考核规则,并支付服务费。

  • 收益构成
    1. 财政补贴:片区实现增量财政收入后,政府提供投资补贴或奖励资金。
    2. 成本+回报: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运营维护等费用按“成本+回报”模式支付。
  • 操作方式
    • 单一主体模式:国企为项目实施主体,负责收益挖掘和贷款筹措。
    • ABO+投资人+EPC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成立项目公司,共同推进项目融资与建设。
  • 应用案例:峨眉山市生态环境提升与产业融合EOD项目采用此模式高效推进。

5. 投资人+EPC模式

“投资人+EPC”模式是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衍生变种,项目承接主体与业主共同成立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融资、建设和运营。

  • 特点
    • 规避政府直接负债,降低融资风险。
    • 项目收益以片区整体开发和产业运营为核心。
  • 实施路径:政府授权平台公司,引入社会资本共同成立项目公司,协同推进生态治理与产业开发。
  • 应用案例:成都芯谷杨柳湖片区EOD项目通过“投资人+EPC”模式实现资金筹措与片区开发。

6. 特许经营权+联合开发+EPC模式

特许经营模式适用于能源、交通、水利、市政等领域,平台公司获得特许经营权,并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及移交。

  • 收益构成
    • 碳汇交易
    • 固废处理收入
    • 生态经济林收益
    • 停车场运营收益
    • 文旅开发收益
  • 特点:项目投资回报通过“产业服务费”形式回款,合作期满后项目设施无偿移交政府。
  • 应用案例:马鞍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

7. 创新型贷款模式

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为EOD项目提供创新型贷款,支持生态修复、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项目。

  • 特点
    • 贷款审批遵循严格风控原则。
    • 重点支持环保型企业和绿色产业发展。
  • 应用案例:截至2022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已向25个试点项目发放225亿元贷款,支持领域涵盖水生态保护、废旧资源利用等。

二、EOD项目收益来源解析

EOD项目的收益来源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1. 经营性资源收益

通过直接开发自然资产或获取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社会资本实现经营性收益。具体包括:

  • 项目+产业:以“生态修复+产业导入”模式开发土地、森林、海域等资源。
    • 案例:安徽蚌埠天河湖项目,通过绿色农业、文旅产业等方式实现“水资源+文旅+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收益。
  • 项目+碳汇:通过碳汇交易获取生态价值。
    • 案例:浙江安吉西苕溪项目提升竹林碳储量,打造竹林碳汇交易平台。
  • 项目+资源:通过水权、排污权、用能权等资源交易实现收益。
    • 案例:永定河流域治理项目通过区域水权交易实现超千万元收益。

2. 土地增值收益

通过土地指标收益合法反哺项目开发。土地增值收益的实现方式包括:

  • 增减挂钩交易指标:通过生态治理释放土地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
    • 案例:安徽芜湖湾沚区EOD项目释放3000亩土地指标,预计收益11.16亿元。

3. 政策性奖补资金

社会资本可申请各类专项奖补资金作为补充收益来源,包括:

  • 大气污染防治资金。

  • 水污染防治资金。

  • 土壤污染防治资金。

  • 重点生态修复专项资金等。

  • 案例:安庆北部新城EOD项目通过政策性奖补资金及专项贷款解决资金缺口。


4. 股权回购

在合作期限内,项目业主通过回购社会资本股权实现投资退出。

  • 案例:蓟运河EOD项目约定合作期满后以投资本金加约定收益的方式回购社会资本股权。

5. PPP模式下政府购买生态服务

在PPP模式中,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支付生态治理相关费用。

  • 案例:蓟运河EOD项目通过政府付费为流域治理部分提供投资回报。

三、总结与展望

EOD模式通过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和收益机制,将生态修复与经济开发紧密结合。在项目设计与实施中,应结合地方政府支持政策,合理利用资源使用权,整合生态资源并因地制宜导入特色产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 政策导向
    • 土地出让收入不再作为主要收益,土地指标收益成为新突破口。
    • 政府补贴需避免债务性设计,防范隐性债务风险。
    • 政府付费型EOD项目仅在PPP模式下合法可行。

通过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EOD模式有望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人:周鑫

手机1:13926575588

手机2:18088885816

邮 箱:317340883@qq.com

地 址:广东深圳市龙华区民治港澳湾A5栋2楼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