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知识

融资三十六计连载第二计:围魏救赵——侧面突破,找行业外的天使

古计释义

原文“围魏救赵,攻其必救,声东击西,转移敌人注意力,以解自身之困。”

解读:当正面难以突破时,可从侧面下手,制造威胁,迫使对方分兵,从而化解危机,达成目标。


融资场景结合

融资阶段:种子轮、天使轮
常见困境

· 行业内资金有限,主流投资人对新模式持观望态度。

· 创业者与行业核心资本圈关系尚浅,短期内难以打动一线投资人。

· 行业内竞争激烈,主攻方向阻力大,容易陷入内卷或被大玩家碾压。

现实案例:

A公司——医疗AI创业团队侧面突围记
A公司初创时,医疗AI赛道正被资本热捧,但头部玩家早已占据主要投资资源。A公司创始人多次拜访医疗行业投资人,却屡屡受挫。一次偶然机会,他们在一次行业+AI”跨界沙龙中,结识了一位来自地产界的天使投资人。对方本身对医疗不熟悉,但对AI和消费升级领域颇感兴趣。A公司团队用“AI赋能健康管理,未来每个人都有专属健康管家的故事打动了他。最终,这位地产投资人不仅提供了第一笔资金,还帮助A公司对接了大量跨界资源,为其后续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案例分析:

· 行业内资源有限时,突破口往往在行业外。

· 跨界投资人有时更看重模式创新想象空间,而非单纯行业壁垒。

· 侧面突破能快速获得关注和资源,为后续主攻正面市场积累筹码。


策略拆解

1. 正面难攻时,寻找侧翼突破口

· 行业内天使、有经验的VC资源有限,或者门槛太高、竞争太激烈时,不必死磕,可以主动寻找行业外的天使

· 侧面突破,等于给自己加了一条第二赛道,或许带来意想不到的资源联动和资本关注。

2. 找行业外投资人的三大优势

1. 更开放的心态
行业外投资人通常对新模式、新想法更包容,关注行业趋势、跨界创新。

2. 更丰富的资源
他们往往能带来不一样的产业资源、人脉、媒体曝光和异业合作机会。

3. 更灵活的投资逻辑
不拘泥于行业内刻板估值、条款和投后管理,反而能给创业团队更多自由空间。

3. 如何精准找到“行业外天使”

· 关注行业交叉领域的会议、沙龙、创投活动(如科技+地产医疗+互联网教育+消费等)。

· 主动联系有跨界投资倾向的天使投资人、企业家,特别是有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传统企业主。

· 通过FA(财务顾问)、孵化器、产业联盟等第三方牵线搭桥。

· BP、路演中主动突出跨界创新的元素,吸引行业外投资人注意。

4. 如何让行业外投资人相信你?

· 讲清楚外行能看懂的商业逻辑: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你的模式、市场、痛点、解决方案。

· 让他们看到跨界赋能的可能性:比如地产+健康、教育+AI、消费+科技等,展现双方资源协同空间。

· 明确你的愿景,但同时用具体场景和落地数据降低对方认知门槛。

· 强调团队的多元背景、跨界能力和资源整合力。

5. 侧面突破的风险与对策

· 行业外投资人对赛道理解有限,可能对细节把控不足,需在BP和沟通中降低预期、避免误会。

· 跨界资源虽多,但水土不服风险高,需慎重筛选资源,合理对接。

· 合同和投后管理要清晰,避免因认知差异导致后续冲突。


深度案例拆解

案例一:B公司——教育SaaS团队的“地产+教育”融资

B公司是一家做校园管理SaaS的软件初创企业,起步阶段遭遇教育行业投资寒冬。创始人通过一位做地产园区运营的朋友牵线,找到了地产圈的天使投资人。地产投资人看重B公司能为旗下产业园区、写字楼、社区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园区配套服务。双方一拍即合,地产投资人出资+资源,B公司产品快速落地,后续获得主流VC投资。

启示:

· 跨界资本不仅带来资金,更可能带来落地场景市场入口

· 侧翼突破,反而让B公司在教育赛道脱颖而出。

案例二:C公司——生鲜电商的“互联网+农业”投资

C公司做生鲜电商,农业投资人兴趣有限。创始团队主动参加互联网创业大赛,结识了一批互联网行业的天使投资人。互联网投资人看重其数据驱动的运营模式和供应链创新理念,愿意支持。C公司借助互联网资源,迅速打开市场,后续吸引了农业、物流等产业资本跟进。

启示:

· 侧面突破,能带来新的产业资源和品牌背书。

· 行业外投资人可能成为第一个相信你的人,为之后的主流投资人背书。


融资计划书(BP)代写与策划

如何在BP中吸引行业外投资人?

1. 商业模式要跨界友好

·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楚你的产品、模式、市场逻辑,避免行业黑话。

· 突出跨界协同价值,比如地产+AI”互联网+农业消费+健康等。

2. 团队介绍要强调多元背景

· 展示团队成员的跨行业资源和能力,提升可信度。

· 强调资源整合能力与过往跨界项目经验。

3. 资源合作页设计亮点

· BP中单独设计产业协同跨界合作一页,展示和不同领域的合作空间。

· 举例说明已有合作资源、潜在合作方、产业联盟关系等。

4. 投资回报逻辑要降维表达

· 用行业外投资人能理解的方式讲述投资回报模型、退出路径、未来成长空间。

· 多用场景化、案例化、可落地的方式表达远景。

5. 投后赋能与资源支持

· BP中明确行业外资本赋能的切入点,比如渠道拓展、品牌背书、产业对接等。

6. 风险提示与对策

· 主动说明跨界合作风险及应对措施,增加专业信任感。


实操建议

主动出击,拓展朋友圈

不要只在行业内,主动向外部资源要线索、要人脉。

参加更多行业+科技行业+资本互联网+传统产业等论坛或社交活动。

精准包装商业计划书

针对不同投资人定制BP版本,行业内突出专业壁垒,行业外强调协同空间与成长故事。

善用第三方背书

利用孵化器、FA、产业联盟等第三方机构,为自己的项目做推荐或引荐,让行业外投资人放心。

多维度展示团队价值

团队介绍页不只是资历,更是你和跨界资源的黏合度展示。

持续跟进,打造信任闭环

行业外投资人往往对创业节奏和行业周期不敏感,多沟通、多展示阶段性成果,建立信任。


正如《三十六计·围魏救赵》所言,正面难以攻克,不妨侧面突破。创业路上,融资未必只能靠行业内资源,跨界天使投资人,有时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与成长。
在种子轮、天使轮这种讲故事、讲想象力、讲资源协同的阶段,如何用一份专业、逻辑清晰、亮点突出的融资计划书打动行业外投资人,成为你领先竞争对手的关键。

不会写融资计划书?不知道如何用BP打动行业外投资人?行业外资源如何整合写进BP?

找周鑫,融资计划书策划专家,十年行业经验,深度定制你的融资BP,助你高效融资、突破困局!


你是否也曾遇到行业内融资难的困境?你怎么看待找行业外投资人的策略?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或私信领取【跨界BP模板】与【一对一BP策划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