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资讯

传滴滴自动驾驶正寻求新一轮融资,完成后估值或超50亿美元

导语:2026年,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一旦成熟,滴滴的Robotaxi将进入大规模商业化落地阶段。那么,滴滴到底准备好了吗?

近日,有报道称滴滴自动驾驶部门正在寻求新一轮数亿美元融资,融资完成后,该部门的估值可能达到约50亿美元。

此前滴滴自动驾驶业务已经进行了多轮融资,最新一轮为去年10月,完成C轮2.98亿美元融资,由广汽集团领投,滴滴参与。

一、放弃造车后,押宝自动驾驶

滴滴的自动驾驶业务始于2016年,但随着网约车业务陷入低潮,滴滴也将注意力转向了探索造车的可能性,曾先后尝试与理想汽车、比亚迪等企业展开汽车相关业务合作,甚至在后期考虑过独立进行汽车制造,但这些尝试均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直到2023年8月,滴滴将智能电动汽车资产出售给小鹏汽车后,业务重心才明显转向了Robotaxi和无人驾驶卡车等领域。

二、押注自动驾驶的底气是什么?

在技术方面,滴滴已先后推出了自动驾驶概念车及多项自研核心技术;在落地应用方面,滴滴正在加速推进自动驾驶测试和商业化运营。

今年4月份,滴滴举办自动驾驶开放日,正式发布了RoboTaxi概念车DiDi NEURON,以及行业内首个自动驾驶运维中心慧桔港。

DiDi NEURON是滴滴第一款面向自动驾驶的定制化车型,从中也可以看出滴滴对于自动驾驶的构想:希望它能够像人类司机一样,具备服务意识。

这款概念车在智能化硬件方面搭载比较夸张,全车设置了21个摄像头、8颗激光雷达和6颗毫米波雷达,奔着L4、L5级自动驾驶能力去的。

在功能方面,Neuron独创了车内机械臂,是无人驾驶时代的“管家”,可以为用户通提供提行李、递水、叫醒等服务。

除了具备全栈的软件算法外,感知硬件、计算平台,以及整车定义,是支持自动驾驶车辆规模化量产的最核心硬件部分,这些滴滴也有一定的积累。

在落地方面,2023年初,滴滴自动驾驶在国内率先推出了24小时无间断自动驾驶服务。

此外,滴滴还将L4级自动驾驶技术扩展至干线物流货运领域,推出了KargoBot自动驾驶货运服务。

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滴滴的自动驾驶车队规模已经达到200多辆汽车,已在北京、广州和上海进行测试。

三、滴滴自动驾驶的2026年目标

滴滴自动驾驶业务早已展开了自己的商业化“时间表”。按照计划,到2025年,滴滴自动驾驶将实现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化量产,推出首款量产车型滴滴北极星(DiDi Polaris),届时将向市场投放1万台共享出行车辆,并在10个城市提供无安全员的出行服务。

到2026年底,滴滴将与广汽联合研发的L4级共享出行量产车投入使用,并进入Robotaxi的商业化量产阶段。

随着全自动无人驾驶阶段的到来,到2030年,滴滴将不再配置驾驶员,实现L5级完全无人驾驶的全面普及。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滴滴的高级副总裁兼自动驾驶COO孟醒还在开放日的演讲中,着重提到了滴滴自动驾驶的“北曜计划”,并强调该计划是滴滴自动驾驶实现使命愿景最核心的环节之一。

北曜计划,被定位为L4级自动驾驶汽车的“前装量产计划”,其宗旨是“以安全为基石,通过前装量产实现可持续进化”。所谓前装量产,正是其商业化落地的最关键步骤。

结语:未来可期,挑战犹存

技术的进步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自动驾驶也是如此。

对于包括滴滴在内的所有自动驾驶初创企业,目前最大的困境是如何解决技术和成本的平衡问题。

如果按照现有的成本和现有的技术去量产和交付,不管是主机厂还是平台方都没法满足市场需求;如果将成本压下去,但是技术还不成熟,这也不是我们想要的。

因此,对于滴滴而言,未来仍然需要加大技术储备和提高技术成熟度,尽快解决技术和成本的平衡问题,才能迎接下一阶段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人:周鑫

手机1:13926575588

手机2:18088885816

邮 箱:317340883@qq.com

地 址:广东深圳市龙华区民治港澳湾A5栋2楼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