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知识
投资人的工作本质:拒绝99%的人
在投资圈,VC(风险投资)的工作总是带着些许神秘感,被认为是“掘金未来”的职业。每年数以千计的创业者敲开VC的大门,希望获得一笔资金开启梦想的旅程,但现实却是绝大部分人会被拒绝。那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投资人,工作本质竟然是“拒绝99%的人”。
作为一名在VC行业工作了五年的投资人,我对这个职业有过深入的思考和复盘。今天,我想从一个“圈内人”的视角,带你走进VC的真实世界,聊聊这个行业的逻辑和方法论。
VC 的三种分类:学徒、合格、优秀
在VC行业,我常用一个简单的分类来定义投资人:
- 学徒 VC:在退出回报达到1亿美元之前,你都还只是个“学徒”。
- 合格 VC:当你单个项目或者累计退出金额超过1亿美元,你就达到了“合格”标准。
- 优秀 VC:如果你能退出10亿美元的回报,比如投中一个100亿美元的项目并占10%的股份,你就成为了顶级VC。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大部分VC其实都还是学徒。这个行业的门槛远比外界想象中更高,而每一个从学徒迈向“合格”“优秀”的过程,背后都是无数次的选择、判断、错过和坚持。
工作本质:拒绝99%的人
1. 为什么VC的本质是拒绝?
VC的使命是找到未来的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但独角兽的稀缺性注定了大部分人都不是那个“天选之子”。以一个普通VC为例,如果一年看300个项目,但最终只投了3个,那他就拒绝了99%的人。
这种高拒绝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部分时间你都在处理“烂项目”。更可怕的是,很多时候,VC的筛选眼光甚至不如FA(财务顾问)。FA接触到的往往是市场上最优质的项目,而VC的资源和信息却容易被稀释,甚至被各种“噪音”干扰。
但即便如此,我依然认为这份工作是值得坚持的。因为每一位合格的VC,内心都有一个坚定的基本假设:未来中国每年一定会诞生至少5个独角兽。
2. VC的信念:与未来的100人发生联系
站在长期的视角来看,未来20年的商业格局就是由这100个独角兽公司定义的,而VC的核心使命,就是找到这些人,并与他们发生联系。这种联系有很多种方式:
- 20年后的弱联系:当他们上市后,通过买他们的股票成为股东。
- 早期的强联系:在他们创业初期,给予资金和资源支持,成为他们的合伙人。
- 深度的个人联系:甚至在他们创业之前,作为朋友或导师,为他们提供一些支持。
风险投资的真正骄傲,就是在这些公司“相知于微时”。当外界都看不懂、看不清的时候,VC用专业的眼光看到了未来的潜力,并支持了他们。
技战术:如何找到那100人?
在这个人多、钱多、方向多的市场环境下,找到未来的独角兽并不容易。面对挑战,我总结了三项核心技战术:
1. 20%比例心态
在投任何项目之前,你必须带着“拿20%股份”的心态。这个心态很重要,它决定了你对项目的重视程度。
为什么是20%?因为只有占有足够的股权比例,你才能在未来真正享受到公司的高速成长红利。如果你只是“加塞跟一点”,以“随便投投”的心态参与项目,很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 判断力下降:因为你并没有认真思考项目的长期价值。
- 投后管理松散:关系疏远,甚至对项目的发展失去掌控力。
- 回报微薄:即使项目成功,如果你只占1%的股份,实际回报也有限。
优秀的VC需要在项目中承担更多责任,用长期思维去看待股权比例的意义。
2. 10倍回报预期
无论在哪个投资阶段,VC都要有明确的回报预期:10倍回报。
很多人认为,天使轮意味着高回报,而晚期投资(PE)回报有限。但在资本高度集中的市场环境下,晚期项目的成长速度甚至有时会超过早期项目。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判断估值是否合理,以及公司未来是否有能力实现10倍以上的增长。
例如:
- 天使轮:如果投1000万美元,就需要判断这家公司未来是否能做到2亿美元的估值。
- B轮:如果投1亿美元,需要判断它未来能否做到20亿美元的估值。
- 晚期项目:即使是估值数百亿美元的滴滴,如果能够实现10倍回报,依然是值得投资的。
不要被高估值吓退,重要的是用数据和逻辑去推导它的增长潜力。
3. 百亿人民币天花板
在VC的世界里,10亿美元(约合百亿人民币)是一个重要的“天花板”。为了找到能突破这个天花板的项目,我们需要从市场规模的角度来做判断。
一个10亿美元的公司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市场条件:
- 上市时市盈率 20 倍,对应利润 5000 万美元。
- 利润率 20%,对应收入 2.5 亿美元。
- 市场份额 20%-30%,对应市场规模 10 亿美元(约百亿人民币)。
用一个简单的等式可以理解市场规模的构成:
10亿美金市场(百亿人民币) = 1亿人 * 100元 = 1000万人 * 1000元 = 100万人 * 1万元 ...
这些数据能帮助我们判断一个市场是否足够大。例如:
- 1亿人 * 100元:典型的拼多多市场。
- 1000万人 * 1000元:周边游市场。
- 100万人 * 1万元:VIPKID 或企业服务市场。
- 10万家 * 10万元:数据库、B端服务。
- 1万家 * 100万元:头部企业的高端产品。
VC常对创始人说“你的市场不够大”,背后的原因就是无法通过这个公式算出账来。
反馈:正负面案例的启示
经过多年的投资实践,我发现成功和失败的公司往往有一些共性。
1. 百亿美金公司都经历过艰难时刻
几乎所有的百亿美金公司都在早期经历过艰难时期。例如:
- 滴滴A轮:账上钱只够花三周,最后融到了钱。
- 今日头条B轮:融资非常困难,最终由俄罗斯投资人支持。
- VIPKID:创始人从2013年就开始坚持,直到在线教育成为风口。
这些案例说明,真正的独角兽往往在风口来临之前的3-5年就已经起步。优秀的VC必须能在市场尚未爆发时,识别出这些潜力股。
2. 顺风顺水的项目反而危险
一些融资特别顺利、被大佬背书、短期流量爆发的项目,往往会让人放松警惕。但事实证明,这些项目更容易失败。原因在于:
- 顺风顺水掩盖了核心问题。
- 估值过高导致后续融资压力大。
- 创始团队缺乏足够的“抗压能力”。
VC需要警惕这些“看上去很美”的项目,深入挖掘它们的真实潜力。
复盘:每年找到那5个独角兽
回到最初的基本假设:**每年中国会诞生5个独角兽,20年后是100个。**作为一名VC,我们的任务就是每年找到那5个。如果连错过的项目是谁都不知道,那这一年就白干了。
投资不是一场“钓鱼游戏”,而是要深入行业,与市场一起成长。最终,VC的骄傲不在于追逐风口,而是在风口未至时,听到“无声处的惊雷”。
这,就是VC的真正意义。
新闻中心
- 代写商业计划书靠谱吗?行业内幕大揭秘!2025-04-30
- 商业计划书的核心结构是什么?一文教你快速掌握!2025-04-30
- 为什么你的商业计划书总是被投资人Pass?(附解决方案)2025-04-30
- 融资1000万的商业计划书,背后藏着这5个关键秘密!2025-04-30
- 商业计划书的10个致命错误,你踩过几个坑?2025-04-30
联系我们
CONTACT US联系人:周鑫
手机1:13926575588
手机2:18088885816
邮 箱:317340883@qq.com
地 址:广东深圳市龙华区民治港澳湾A5栋2楼201